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政策专区>>行业政策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娄底答卷”

发布时间:2023-11-22 14:37:57|浏览次数:

     三年前的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湘考察时,为湖南描绘了“三高四新”美好蓝图。

  地处湘中的娄底,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以打造中部地区“材料谷”为总揽,统筹抓好10条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强力推进以钢铁新材和工程机械产业为引领的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好经济增长主动仗。

  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娄底交上一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娄底答卷”——

  2022年,全市10条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实现营业收入2297.96亿元,同比增长3.4%。据娄底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4%,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102%。

  加紧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提升

  知之深方能行之笃,把好脉才能开好方。

  娄底加强战略统筹谋划,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高起点谋划布局。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湖南制造强省行动计划,先后编制《娄底制造强市(2017-2025)发展规划》《娄底∙中部地区材料谷高质量发展规划(2022-2026年)》《娄底硅钢产业发展规划》等,明确娄底经开区打造千亿级高端钢铁产业,建设新材料创新引领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娄星区打造百亿级钢铁新材产业;娄底高新区构建路面机械整机输出基地;冷水江市形成全国最大高强度紧固件生产基地;新化县电子陶瓷产业和双峰县农机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形成集聚效应。

  高水平科技创新。大力实施技术创新“破零倍增”、“湖湘精品”品牌能力提升、“两上三化”数字化赋能等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16个,院士工作站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合计79个;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2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39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1个、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5个。

  高标准人才支撑。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强化高层次人才引进、使用、激励和服务保障机制,出台一系列人才支持政策,推出人才新政“36条”;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聘请人才链团队指导和服务产业链科技攻关。今年,先后举办“智汇潇湘·才聚娄底梦飞扬”2023年娄底·中部地区“材料谷”人才季开幕式暨招才引智活动,开展政校企合作人才供需对接系列活动,为161家企事业单位公开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1127名,聘请了以毛新平院士为代表的精品钢材及薄板深加工产业链人才链专家团队。

  加力数字赋能,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

  华菱涟钢围绕数字化发展建设智能制造三大中心、宏旺新材智慧自动化率90%以上、中兴液压五号工厂通过IT和 OT的融合实现生产过程可视化……10月19日,娄底召开“智赋万企”行动观摩推进会,智能制造“娄底现象”引发广泛关注。

  今年起,娄底全面深入开展“智赋万企”行动,着力推动先进制造业与“大智移云”新技术融合发展,促进产业智能化升级、绿色化改造、服务化发展、品牌化提升。

  以打造5G和千兆光纤“双千兆”城市为抓手,娄底加快智慧城市、5G通信基础设施、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大数据产业链建设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市已实现中心城区、重点企业及园区5G全覆盖,建成大数据中心5个。

  在智能改造的赛道,娄底乘势而上。全力支持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提升企业全流程、全方位数字化水平提供专业支撑;围绕推动生产流程优化与工艺流程再造,推进单工位的智能化改造,打造一批智能工位;围绕推动工业设备联网和生产环节数字化链接,打造一批智能制造车间和企业。目前,全市上云企业超万家,省级“上云上平台”标杆企业16家,打造5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5家企业列入省两化融合贯标标杆企业,6家企业获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认定,列入省级新基建标志性项目13个,纳入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化”重点项目77个。

  同时,娄底加快数字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加快发展磁性材料、干膜光刻胶、芯片封装等电子元器件为重点的电子信息制造业,支持新化国家级电子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省级数字产业集群。2022年,全市数字经济增长15%以上,信息化对经济和社会效益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

  加快节能降碳,推动制造业绿色化转型

  “作为全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娄底坚持绿色化发展,打造新能源产业,淘汰落后产能,推广绿色清洁能源,引导企业低碳生产,推动能源结构逐步向低碳转型。”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梁小兵介绍。

  一方面,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坚决淘汰落后过剩产能。近年来,娄底共关闭煤矿近200家,关闭水泥企业121家,关闭非煤矿山120家,淘汰落后产能2000多万吨。

  另一方面,坚定实施节能减排,采取超低排放和节能技术改造、电能替代、余热余压余气利用等方式,加快推进企业降能耗、提效率。近2年来,全市累计减排氮氧化物4400多吨、二氧化硫1700多吨、挥发性有机物620多吨、颗粒物近1000吨;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3%、无害化处置率达100%。2022年,全市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居全省A类地区第3位。今年,湖南五江高科、冷水江天宝实业、新化鑫星电陶等三家企业入围全国绿色工厂名单。

  “双碳”背景下,节能环保产业乘绿色“东风”而上。

  娄底引进一批循环再生材料企业,推进以废钢、钢渣等大宗固体废物为主的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2022年,全市园区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0.9%。娄底经开区作为“绿色园区”已纳入湖南省绿色制造体系创建计划,娄星产业开发区跻身全省规划布局建设的13个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之一。

  加强协同配套,推动制造业集群化发展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娄底聚焦企业、产业、产业链、产业生态“四个着力点”,推动构建以“链主”企业为中心、“专精特新”企业为主体、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壮大产业集群。

  目前,娄底的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已成为全国首批66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精品钢材及薄板深加工产业集群产值突破千亿,与娄底(新化)先进陶瓷制造业产业集群、双峰县农机产业集群共同入选全省重点培育的17个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娄星工业集中区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娄底高新区道路工程机械和冷水江锑产业集群获批省级特色产业集群。今年,娄底(新化)先进陶瓷制造业产业集群、双峰现代农机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梯度培育。按照“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总体思路,建立健全三级梯度培育机制,助力企业“微升小、小升规”,推动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目前,全市规模工业企业达969户,其中过亿元企业达373户,过十亿元企业达23户,过百亿企业3户。今年4月,全市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再添74户。

  串珠成链。聚焦10条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出台推进方案,设立产业链发展专项奖励基金,完善议事协调、重大项目推进等工作制度,建立市级领导“联点、联链、联园”机制,实行一条产业链“一名‘链长’、一家牵头责任单位、一个规划、一支招商队伍、一项扶持政策、一张任务时间表”,为产业链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聚链成“谷”。锚定建设中部地区“材料谷”,大力实施补链、延链、强链工程,加快培育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和配套企业,逐渐形成精品钢材及薄板深加工千亿级集群和新化电子陶瓷、双峰农机、娄底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三个百亿级集群,娄底道路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和冷水江锑产业集群也正在加速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发展。2022年,娄底“材料谷”已集聚规上企业430家、年营收突破2000亿元,并获得国务院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作真抓实干表彰激励。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当前,娄底已形成300万吨硅钢产能,建成全球先进的汽车板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高强钢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液压油缸、紧固件、压路机生产基地。



信息来源:湖南日报 娄底市工信局


Copyright © 2002-2021 湖南省铸造协会 版权所有
电话:0731-84406521 地址:长沙市芙蓉区蔡锷南路119号丰泉大厦705室  湘公网安备:110105006230 备案号:湘ICP备2023035694号